了凡先生发愿求取功名己巳至己卯即隆庆三年 到万历七
了凡先生发愿求取功名,己巳至己卯,即隆庆三年(1569)到万历七年(1579),经历了十一年,三千件善事才圆满完成。由于他常年在外,曾经一度在李渐庵军中办事,担任参谋。故而一直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回向。
佛教中说:“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回”即回转,“向”则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就叫做“回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趣入菩提涅。或以自己所修的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慧远的《大乘义章》卷九,分“回向”为三种: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种德。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
直到第二年才有机会,请性空法师、慧空法师诸位上人在东塔禅堂回向,了凡先生己巳年所许下的愿终于圆满了,真正做到了。了凡先生命中无子,现在他想发愿求得,所以他又发愿行三千善事。由于他是诚心发愿,所以立时得到感应,三千愿事还没有圆满,第二年就生了儿子天启。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者。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
历日:日历,历书。
放生命:即放生。释放被羁禁的生物。佛家以不杀生为善举,规定“五戒”的头一条即“不杀生”,同时提倡“放生”。佛教要求佛门弟子应以慈悲为怀常行放生,据此可得长命的果报。
癸未:指1583年。
我每做一件事,便随时用笔记下来;你的母亲不会写字,每做一件事,就用鹅毛管印一个红色的圈在历书上。或者给穷人布施食物,或者放生,一天有的多达十来件。到癸未年八月,三千件的数量又圆满了,再请了性空等人,在家里回向。
【点评】
了凡先生每天行善,做了一桩善事后便记录在案。夫唱妇随,了凡先生的妻子也跟着一同行善,可谓相得益彰。他的夫人因为不能识文断字,所以只能以符号记录所行之善,她每天在家里的日历簿上用鹅毛笔沾印泥记录自己的善行。有时是施舍食物给贫苦之人,有时是买来活物放生。
佛教有“六度”,度为度生死海的意思,其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其中布施是以福利施与他人。施舍的种类很多,以施与财物为本义。佛经中说:“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己惠人目之为施。”
佛教还宣扬“放生”,就是释放被羁禁的生物、活物。“不杀生”乃是佛教戒律之首。杀生的人,当坠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受无穷苦;侥幸为人,亦受短命等恶报。所以说杀生是最大的恶业,而放生则是最大的功德。《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记载释迦佛过去世为流水长者子。一次,长者子经一空泽,见池水涸竭,万鱼被曝晒将死。长者子先取树叶遮住阳光。后来发现,恶人为了捕鱼,在源头处截断了水流。长者子即向国王借了象队,到上流用皮囊盛水,运到空泽,倾泻池中,救活了万鱼。中国流行放生乃始于隋代天台大师智。智“买断蔰梁,悉罢江上采捕”,就是让渔人在天台山海隅放生。当然,佛教所说的放生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现的活泼泼的动物,认定它还能活命,故而买来放生。要随缘应化,如果故意去找寻作为,则又是攀缘了。
了凡夫妇在起初是一天难得行善一次,故而完成三千善事耗费了十多年之久。现在一天有时能行善十多件。从庚辰年到癸未年,只用了四年之功,便将三千善行都做得圆满了。故而再次请来性空法师等人在家中的佛堂做回向。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 NASA火星照片现长发露胸女外星人?[图]
- 胆矾炼铜古之节汴渠落差测量江湖不遇风之术大蓟契丹语入诗清节“[图]
- 过了几天小翠妈妈没有来问起家在哪里小翠也傻乎乎地说不清道路于[图]
- 冬十月军还洛阳 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图]
- 生活中我们常会说到“丁是丁卯是卯”指的就是天干地支相互搭配循[图]
- 天自然所为运化运化的产物 天而生谓知道一切都是自然[图]
-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郑伯接《左传》、《穀梁传》作郑伯捷[图]
- 张汝霖的好友黄汝亨曾这样评价天镜园“此中未许尘客到徙倚沧浪唱[图]
- 卢延让业诗二十五举方登第卷中有“狐冲官道过狗触店门开”之句张[图]
- 春眠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题一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