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青、黄、赤、白、黑古代以此为正色比象即用五色绘画山、龙、
五色:青、黄、赤、白、黑,古代以此为正色。比象:即用五色绘画山、龙、花、虫之象。钖(yáng):马额头上的金属装饰,走时发出声响。鸾:通“銮”,古代的一种车铃。和,设在车轼(车前横木)上的小铃。铃:指设在旌旗上的小铃。三辰:日、月、星。旂(qí)旗:古代旗帜的总称。有度:有一定的制度。登降:增减。有数,有一定数量。文:指上文之火、龙、黼、黻。物:指五色比象。声:指锡、鸾、和、铃。明:指三辰旂旗。夏
五色:青、黄、赤、白、黑,古代以此为正色。比象:即用五色绘画山、龙、花、虫之象。
钖(yáng):马额头上的金属装饰,走时发出声响。鸾:通“銮”,古代的一种车铃。和,设在车轼(车前横木)上的小铃。铃:指设在旌旗上的小铃。
三辰:日、月、星。旂(qí)旗:古代旗帜的总称。
有度:有一定的制度。
登降:增减。有数,有一定数量。
文:指上文之火、龙、黼、黻。物:指五色比象。
声:指锡、鸾、和、铃。明:指三辰旂旗。
夏四月,桓公从宋国取来了郜国的大鼎。戊申日,把大鼎安放在太庙里。这件事不符合礼制。
臧哀伯劝阻说:“作为百姓的君主,要发扬道德而阻塞邪恶,以为百官的表率,即使这样,仍然担心有所失误,所以显扬美德以示范于子孙。因此太庙用茅草盖屋顶,祭天之车用蒲草席铺垫,肉汁不加调料,主食不吃舂过两次的米,这是为了表示节俭。礼服、礼帽、蔽膝、大圭、腰带、裙子、绑腿、鞋子、横簪、瑱绳、冠系、冠布,都各有规定,用来表示衣冠制度。玉垫、佩巾、刀鞘、鞘饰、革带、带饰、飘带、马鞅,各级多少不同,用来表示各个等级规定的数量。画火、画龙、绣黼、绣黻,这都是为了表示文饰。五种颜色绘出各种形象,这都是为了表示色彩。钖铃、鸾铃、衡铃、旗铃,这都是为了表示声音。画有日、月、星的旌旗,这是为了表示明亮。行为的准则应当节俭而有制度,增减也有一定的数量,用文饰、色彩来记录它,用声音、明亮来发扬它,以此向文武百官作明显的表示。百官才有警戒和畏惧,不敢违反纪律。
延伸阅读:
- 幼儿园保育员需要什么条件[图]
- 新人入职必看“禁老”守则[图]
- 因工伤被辞退,可以赔偿多少?[图]
- 市场拓展经理拜访客户技巧[图]
- 通讯员的主要职责[图]
- 面试该妥协还是强硬?听从自己的内心![图]
- 面试官问:你觉得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该怎么回答?[图]
- 银行从业资格证专科能考吗[图]
- 地铁安检员工作内容[图]
-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分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