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决物”四句按此句交代决断的起因陶弘景注“有疑然后决故曰必
“凡决物”四句:按,此句交代决断的起因。陶弘景注:“有疑然后决,故曰必托于疑者。凡人之情,用福则善,有患则恶。福患之理未明,疑之所由生。故曰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决物,决断事情。
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俞樾对句意解释很有启发性,他说:“此言天下祸福之来,皆先有以诱之,能终不为其惑,乃可以言决矣。”决,一定要解决疑惑,不然不能算决断。陶弘景注:“然善于决疑者,必诱得其情,乃能断其可否也。怀疑曰惑,不正曰偏,决者能无惑偏,行者乃有通济,然后福利生焉。”诱,诱导。惑,疑惑。偏,偏颇。
“有利焉”三句:意谓决断之原则必须给己方或对方带来利益,决断不能带来利益,对方就不能接受它。而每次决断都要带来利益,就必须寄托于决断上的变幻莫测,做到出人意外。陶弘景注:“若乃去其福利,则疑者不更其决,更使托意于奇也。趋异变常曰奇。”奇,与“正”相对,出人意外,变幻莫测。
“若有利于善者”四句:按,此言决断要完满,不能留有漏洞。若所做决断,从总的方面来看有利于对方,但其中亦蕴藏着不利一面,则此决断就不会被人所接受,反而导致关系疏远。陶弘景注:“谓疑者本其利,善而决者隐其利;善之情反托之于恶,则不受其决,更致疏远矣。”
“故其有使失利者”三句:按,此言决断的原则,即趋利避害,若不能得利,或因决断而带来损害,则决断即为失败。陶弘景注:“言上之二者,或去利托于恶,疑者既不更其决,则所行罔能通济,故有失利,罹害之败焉。凡此,皆决事之失也。” 离,同“罹(lí)”,遭受。此事之失,这是决断事情中的失误。
凡作决断,必定是因为犹豫不决,善于决断就会得到福报,不善于决断就会招来祸患。善于决断,一定先诱得实情,然后再做决断就不会有迷惑或偏失。决断要带来利益,决断不能带来利益,人们就不会接受它,而每次决断都要带来利益,就必须寄托于决断的变幻莫测,做到出人意外。如果所做决断从总的方面来看是有利的,但其中蕴藏着不利的一面,那么这个决断就不会被人们所接受,反而导致关系疏远。如果决断招来失利,或者遭受灾害,这是决断中的失误。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是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有以阳德之者”五句:按,此为讨论决策的五种方式。阳德,就是有意公开地施加恩德,让对方感激;阴贼,就是暗中计谋,伤害对方;信诚,就是待之以诚信,使对方信赖;蔽匿,就是不以诚信待之,而欺瞒蒙蔽对方;平素,就是按照正常的方式来对待对方。陶弘景注:“圣人善变通,穷物理,凡所决事,期于必成。事成理著者,以阳德决之;情隐言伪者,以阴贼决之;道诚志直者,以信诚决之;奸小祸微者,以蔽匿决之;循常守故者,以平素决之。”
“阳励于一言”五句:按,此紧接上文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五种方式来讨论它们的特征及相应的用法。阳德,即公开处理问题,故其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所以说“励于一言”;阴贼,须施展阴谋权术,言行不一,表里不同,所以说“励于二言”。如能把平常使用的决策手段,与特殊情况下使用的阳德、阴贼、信诚、蔽匿四种手段综合使用于无形之中,那么决断即能成功。陶弘景注:“励,勉也。阳为君道,故所言必励于一。一,无为也。阴为臣道,故所言必励于二。二,有为也。君道无为,故以平素为主;臣道有为,故以枢机为用。言一也、二也、平素也、枢机也,四者其所施为,必精微而契妙,然后事行而理不壅矣。”励,勉力。这里意谓追求。一言,前后一致的话。二言,前后不一,真假难辨的话。枢机,关键。
- 幼儿园保育员需要什么条件[图]
- 新人入职必看“禁老”守则[图]
- 因工伤被辞退,可以赔偿多少?[图]
- 市场拓展经理拜访客户技巧[图]
- 通讯员的主要职责[图]
- 面试该妥协还是强硬?听从自己的内心![图]
- 面试官问:你觉得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该怎么回答?[图]
- 银行从业资格证专科能考吗[图]
- 地铁安检员工作内容[图]
-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分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