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意在强调人们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矛盾,有了矛盾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去积极化解,用善意的举动来解决矛盾。养鹅架屋,是古代人们认为非常吉利的好事。与人不和睦了,还去劝说、帮助别人养鹅盖房子,这是一种美好的善行。做这种善行,不要问回报,只管做就可以了,相信善意终将会化解所有的矛盾。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本段都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自然界的现象,来阐明一些道理。河流狭窄了,水流就会湍急,同样,人也会急中生智。在明知山上有虎的情况下,就不要再上山了,这不是胆怯,而是不要涉险。当然有时也会有人要“偏向虎山行”,因为事在人为,“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这些认知非常富于哲理,又直白易懂。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经:佛经,意思是到了老年才开始读诵佛经。
点塔:佛教徒为了表示虔诚,在佛塔上点灯供奉。
本段主要讲人要及早明理改错,不然会悔之晚矣。生活中有许多不好的习惯,有许多错误,我们必须提早加以纠正,不要等到最后时刻,临时拜佛是没有用的。因此,在佛塔上点再多的灯,也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在黑暗处点燃一盏灯为别人照亮。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表面意思是留点方寸大的土地,让子孙耕种。实际意思是,要积德行善,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善心。
剔起佛前灯:将佛前的灯盏剔亮,这里的意思是信奉佛教。古代的灯多是燃油的,灯绳会出现灰节,需要经常剔除。
本段是用佛教来劝人向善。宣称神灵无处不在,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欺瞒。又要求人不仅为自己,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善良的心。应该说,宗教在劝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民众的影响也很大,这无疑是应该肯定的。当然,也要看到,劝善不是万能的,有时会导向一种纯粹的宗教行为,它让人们抛弃一切欲望,做一个“剔起佛前灯”的虔诚信徒,这就超过了劝人向善的要求,而变成一种宗教宣传。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惺惺:聪明机灵的意思。
懵(měng)懵:糊里糊涂。
人要正视自己,也要会正视他人。不可自视太高,自视太高常常是对自己的无知,对他人的无知,以为自己有公卿之才。“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则是告诉我们优秀人才的重要,满天星斗,群星闪烁,看上去却不如一轮月色那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