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牙儿:即伢儿,小孩子。此指婴儿。
有?籍(jiè):亦作“绷接”“绷褯”,包裹婴儿的衣被和尿垫之类。?,同“绷”,婴儿的包被。籍,通“藉”,垫在下面的东西。
凡是孕妇怀孕足月,此月的初一日,父母家用银盆,或用或彩画图案的盆,盛放一束粟秆,上面覆盖着精美的丝绸或色彩鲜艳的头巾,粟秆上插着花朵以及通草粘贴纱罗制成的五男二女形象。用盘盒装着馒头送给女儿,称为“分痛”。并且用面粉制作眠羊、卧鹿样的象生花糕,取其“眠卧”之义。并且送上婴儿的衣物、包被等用品,称为“催生”。
就蓐分娩讫其,人争送粟、米、炭、醋之类。
其就蓐(rù):临蓐,分娩。蓐,草席,草垫子。
待到产妇临盆分娩之后,人们争相送来粟、米、炭、醋之类的物品。
三日,落脐其,灸囟工。
其落脐:脐带脱落。在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婴儿出生一天后自然干瘪,三至四天开始脱落,十天以后自行愈合。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所刊医书《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有“断脐论”:“儿生下,须当以时断脐。若不以时断脐者,则令脐汁不干而生寒,为脐风之由。断脐之法,当隔单衣,以牙咬断之,将暖气连呵七遍。若用刀断之,须用剪刀,先纳怀中暖透,然后方用。不得便用冷刀,多致伤脐生病,宜切戒之。其断脐带,当令长至足趺,或云当长六寸。若太短则伤脏,令儿腹中不调;若太长则伤肌,令儿皮枯鳞起。才断脐讫,须用烙脐饼子安脐带上,烧三壮,炷如麦大,若儿未啼,灸至五七壮。灸了,上用封脐散。封裹之法,须捶治帛子,令柔软,用方四寸许,上置新绵,厚半寸,及上置药末,适紧慢以封之。如不备其药,即用极细熟艾一块置于上封之,但不令封帛紧急,急则令儿吐。又须常切照顾,勿令湿着。及襁绷中,亦不可令儿尿湿,恐生疮肿及引风也。”书中并有“烙脐饼子”“封脐散”和治小儿脐疮的“胡粉散”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工灸囟(xìn):用灸法处理小儿的囟门,以预防惊风等症。囟,指囟门。人体头部前方、发际正中直上二寸处,有囟会穴,是颅骨冠状缝和矢状缝的会合处。婴儿脑髓未充,头骨不合,俗称“囟门”。出生三朝灸囟,属于古人摸索积累出的新生儿预防保健方法之一。古代没有无菌接生条件,新生儿如果断脐不洁,或断脐后脐部护理不当,受风冷、水湿、秽毒之邪所侵,会导致脐部感染,继而感染全身,病死率很高,现代医学称为“新生儿破伤风”,传统中医称为“脐风”。古人发现此症多于出生后四至七天发病,故而称其为“四六风”或“七朝风”;又发现用姜、艾等灸囟有较好的疗效,故而逐渐演化为新生儿护理中的固定程式,习俗背后确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婴儿出生后三天,脐带脱落,艾灸囟门。